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吃在北京

在北京每天都吃得很豐富,真得太豐富了。
昨天中午,朋友們帶我去吃火鍋。對,是火鍋!午飯吃火鍋,還是在夏天的時候,真的是絕無僅有!而且我們吃得還不是甚麼蔬菜鍋,而是羊肉,牛肉,餃子,各樣蔬菜都齊全的那種真火鍋!我看看店裡,除了我們外,還有好幾桌客人,證明不是我們特別奇怪,而是北京真有中午吃火鍋的習慣。我聽朋友說這裡的人挺重視午餐的,因為飯後還有一天的工作呢。但火鍋當午餐實在有點太多了,所以我晚飯只吃了給個包子。

然後今天,我一個人在街上找午餐的館子,看見一家新疆餐廳,裝修得很有特色,就抱著不防一試的心態走了進去:太賞心悅目了!清一色的男服務必員,而且新疆人本來就很漂亮,棕色的眼瞳,高高的鼻子,配一頭黑髮,就像是混血兒一樣。

菜譜上的菜和主食都有大小兩種份量,我覺得還挺細心的,照顧到食量小的人。我點了一個小的拉條子(拉面),和小的魚香炒絲。不久,我就看見一位服務員捧著一大盤麵條從廚房出來,我暗想大的份量還真多啊!幸好我點了小盤的...當我這樣想的時候,那位服務員不慌不忙得把那個大盤子端到我面前!我看傻了眼,我點得是小盤啊,怎麼這麼大!?盤子的大小就是能把你的頭放上去,還焯倬有餘那種。裡面的麵條堆得高高的,還放滿了牛肉片,西紅柿(蕃茄),芹菜等等不同的蔬菜。天啊,菜譜上只寫著“拉條子“,可沒有說是牛肉西紅柿雜菜拉條子啊!真不知道他這是太老實還是不老實呀。就在這時後,臨桌點的大拉條子到了,我一看,天啊,那跟本就是比面盤小了一點點而已!我看著面前兩盤大大的菜和面,也不理甚麼了,只好硬著頭皮吃!味道酸酸辣辣的還挺不錯。我吃啊吃,奇跡發生了,我竟然把東西都差不多吃光了!我忽然想起了在國家地理雜誌看見的一只熊,它在冬眠前不停的吃,把河裡的魚都吃光了,連最後的小g魚毛也吃掉才停下來。可能人體內也有這樣的天性吧,所以一想到還有兩個月就是嚴寒的冬天,身體就不由自主的大吃...

下次來得時候一定要坐廚房旁的位置,因為透過廚房的玻璃窗就可以看見裡面辛勤勞動的帥個廚師們,呵呵

在北京有很多食物的用語都不同,以下是一些例子:

草魚=鯇魚
邊魚=扁魚
西紅柿=番茄
烤雞翅=燒雞翼
土豆=薯仔
瑪份=MUFFIN
還有很多很多,有空再跟大家分享

2 則留言:

匿名 說...

看来你是真的在香港生活太久了,才会有这样的惊喜~~还有啊,你说的那些用语,我都知道,觉得不新鲜啊~~~~
衰婆,好挂住你添,哈哈~~~
Take care of yourself~~~~

carolwoo 說...

哈哈,对阿,香港的用语有点不同~
你来北京看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