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搬了家,再加上新工作,所以變得很少更新博客。當然,也是因為facebook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霸道,所以無奈地上那邊比較多了。從信件的延緩通訊,到電話的單對單溝通,再到icq,msn,qq的即時多人對話,至早年盛行的博客(blogger)可同時發放和接受大量信息,到今天的facebook,校內,人人網,不但聯繫的對象越來越多,更新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不但可得知大家過去的生活,連將來的形成也可也從對方的“將參加活動”,“被邀請活動”中略知一二。我並不是想說人與人溝通的深度如何因量與速度而變的膚淺,也不是想批判互聯網散播私隱無法無天,而是忽然為這趨勢感到迷茫,困惑,驚訝:我們竟然需要消費如此多的資訊!?
每天雜誌,報紙,電視,電臺,互聯網已經日夜不停,四面八方地提供世界各地的消息,可以說就算你身在香港,也可以在第二天知道半個地球之外的澳洲在某小鎮有某人被劫殺的消息;在小道報章,娛樂新聞我們可以知道明星的迭事,當然三姑六婆的七嘴八舌也是不容忽視的傳播媒介。電話,msn,可以讓我們跟親友即時聯繫。
但我們仍然覺得不夠,我們不但要跟朋友聯繫,還要知道哪些我們關心但不敢開口查問的人的生活,例如仇人,舊情人,情敵等等;我們不但要聊天分享,我們還要一起玩遊戲,偷菜搶地,看別人從網絡截取的圖片影片,聽別人在聽的歌;我們不但要知道朋友的近況,還要知道他們的過去與將來,家庭,婚姻,戀愛狀況等等。然後用來在工餘與同事“聯絡感情”,或在飯後與另一半嬉笑。看上去,我們是太閒了。
但事實卻不是,越忙我們的好奇心卻越大,正因為忙,所以才想以最短的時間知道最多的近況,贊最多的好,其實也因為我們想可以更忙,所以就想出各種各樣可以節省時間的溝通方法,或許應該說是節省溝通的方法。這樣我們就可以省下時間來做其他事,例如工作。人們常說21世界是資訊爆炸的年代,但我覺得最奇妙的是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竟然沒有爆炸。溝通可以減少,好奇心卻只會越來越旺盛。我們那小小的腦袋竟然可以容得下如此繁多的資訊,看來人類終於可以體驗到人體的奧妙了。
但是無論我們如何熟練速讀和練習健忘,那不斷湧現的資訊,總用一天會把我們擠破,我們會因此反抗嗎?會停止分享?我很好奇互聯網的下一步會怎麼走,期待很快會有一場網絡革命,然後發掘互聯網除作為傳播媒介外的其他可能行。
